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100.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75章战前筹备(第1/2页)
“各位老少爷们儿,村长说的事情,咱们先放一放。今天大家都拿了工钱,咱们是不是得赶紧开工啊?”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怀里还揣着人家林欢给的一百文铜钱呢。
“对对对,到底要我们做什么?赶紧干吧,不然的话,我这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
林欢冲刘春生招了招手。
不多时,刘春生将六个身体略有残疾,年纪三十岁左右的汉子带到台前。
这些人平时跟刘春生投脾气,关系很好,也是战场伤残的老兵。
也许是战场厮杀过的人大部分都有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些身上或多或少有些残疾的老兵平时也经常在空闲的时候凑在一起喝酒聊天。
同样的经历让他们的袍泽之情甚至远胜其它。
当林欢问刘春生有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之时,刘春生马上将这些人都介绍了一遍。
此六人便是经过林欢思量过后筛选的。
主要是这六个人虽然有残疾,但并不影响行动。
看到刘春生等人站成一排,村民们疑惑又多几分。
林欢笑着压了压手,“稍安勿躁!接下来的工作,大家都听刘春生和栓子安排。若是全部工作能在今日酉时之前完成,工钱翻倍。”
一听这话,大家虽然依旧不知道要干什么,但激动的心情都已经按耐不住,放声欢呼起来。
满打满算半天的光景就能赚平时半个月的工钱。
好多个汉子直接将上身的小褂往地上一扔。
“干!现在就干!”
刘春生当初也是在军营当过百夫长的人,若不是因为脚伤的原因,他现在至少也能做个副校尉。
林欢今天跟他说,这一战关乎全村人的生死,他就是今天的将军。
这一刻,他很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林欢担心村民恐慌,所以现在并没有跟大家说。
而他现在的任务就是带着村民将防御工事修好。
栓子精通各类建筑之法,可以按照刘春生的要求,更简单高效地完成修筑。
林欢总览过痂皮村的地理位置。
按照他跟爷爷学过的军事知识,这里很适合防守,处于山坳中,南面背靠大山。
北面是一条平均宽度十余丈左右的太子河,传说前朝太子武功盖世,最终自刎于此。
据说几十年前还有大批官兵在附近搜寻前朝太子遗留的宝物,但最终无果。
上游河口较窄的位置,有一座宽两丈的石桥可过河。
因为村子比河面高出十几丈,所以即便鞑子过河,也无法从北面陡坡进村。
想要进村就只有东面和西面两条路。
但鞑子如果从西面进村,就必须要绕路经过连山边境哨所。
林欢认为鞑子必定会选取不惊动边军的捷径,从东面进村。
所以林欢最终敲定将防御和伏击的重点放在石桥、东面进村沿途。
如果还有精力的话,也会在西面布置一些。
至于村内,那都是大家熟悉的地形,隐蔽和附近的地方自然更多。
这里作为大家最后退守的地方,林欢特地画出了村里的平面图,并且安排在最后的时候,将村里变成一个迷宫。
防御工事修筑结束之后,林欢要开会说今晚的事情。
事发突然,没有前期的铺垫。
林欢已经打算好了,凡是不敢留下参战的,一律发放口粮,到后山暂避。
这不是强扭的瓜甜不甜的问题,是那些还未开战就已经心中七分胆怯的人,即便留下,也只能拖后腿。
大部分没上过战场的人,看到血腥残酷的厮杀,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75章战前筹备(第2/2页)
这是人性求生的本能。
勇猛向前,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不仅仅需要平时的严苛训练。
那些只是战场生存的基本条件。
真正战无不胜的意志,必须要在战争中反复锤炼,经历过九死一生,那才是真正的铁血部队。
现在属于临时抱佛脚,林欢也不希望让那些没上过战场的人去送死。
能留下多少人,他也不清楚。
另外,周芷韵也回去带斧头帮的人过来了。
不管怎么样,那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见过鞑子的。
虽然都是靠狼群战术,几十人伏击几个鞑子,但比村民也算是有经验。
目前让林欢心里最担心的是鞑子究竟会来多少人。
虽然按照原身的记忆,还有周芷韵和刘春生等人的经验,鞑子进行劫掠的人最多不会超过十五。
但他不知为什么,今天总是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
周芷韵说她可以从斧头帮调来五十个好手,加上村里可用的老兵,再加上不知道能留下多少人的村民,按理说应该够用了。
虽然鞑子的铁骑都是精锐,在战场上对付大炎的骑兵可以说以一当十都不为过。
但目前情况不一样,这不是正面交战。
本身就是打伏击,如果人数超过对方五倍,还拿不下对方,那就干脆自己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既然已经打算干了,就没有回头路!
此刻,翠花婶已经带了好多妇人不停地忙着蒸馒头,烙饼。
现在没有时间坐下来吃饭,中午、晚上、甚至明天的干粮都要提前准备出来。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鞑子夜袭的事情,所以那些妇人们一个个都欢天喜地,有说有笑。
不过她们手上的活计是一点没耽误。
大家心里都有数,就算是出去帮厨,一天能给十文钱,那都是高工资了。
这一天保底一百文,干好了能给两百文的好差事,没人会怠慢半分。
翠花婶虽然知道内情,但表面上却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只是默默地将担忧压在心里。
大炎对冷兵器的管制虽然不算特别严格,但也绝对不允许百姓家私藏。
不过对于家用和农用的铁器还是很宽容的。
村里腿脚不方便的,还有老人,都被一个老兵带着挨家挨户找柴刀和铡刀。
大家齐动手,把各式各样的刀都给磨了一遍,然后跟家里的顶门闩牢牢地捆在一起,变成了斩马刀。
鞑子的铠甲很坚硬,寻常的刀根本没办法造成伤害,别说这种自己
还把家里的草叉、粪叉、锄头等等所有具备攻击性的农具都进行了改装。
应该说痂皮村的民风还是很彪悍的,本以为去后山砍木头只有那些青壮老爷们儿会去。
可林欢却诧异地发现女人居然不比男人少。
而且那些壮硕的女人们干起活来一点都不比男人逊色。
抡起斧头的架势,一个比一个专业。
熊绽窦和赵铁丹两个人正说说笑笑,左右肩头都扛着一段比碗口细一些的树干。
很轻松,没压力!
林欢看了就很佩服。
估计她俩要是去前世参加个奥运会,那些用力气的比赛就稳了。
那些送回去的树干就交给腿脚不方便的人削尖,并且按照要求做成路障。
栓子正带领一批人紧锣密鼓地干挖坑的活儿。
按照林欢的要求,他们从上游的石桥开始,就间隔开距离挖那种小腿粗细,深度一尺的坑。
这些坑一直延续到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