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955章 尘埃落定,陈默当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100.com,更新快,无弹窗!


    众人看完稿件内容后,会议室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震惊、庆幸、欣慰与凝重的复杂情绪。
    在座几人的都是历经风雨的人物,能让他们出现这种久违的情绪波动,可见陈默这篇稿件的言辞...
    几位重量级人物依次接过这份薄薄的文件,随着目光逐行扫过,每个人的脸下都逐渐浮现出难以置信的震惊,甚至夹杂着一丝前怕。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空调低沉的嗡鸣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没有人说话,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像是一场无声审判的序曲。
    这份文件,正是陈默在达沃斯论坛闭幕后连夜整理、通过特殊渠道递交给中央金融委的一份《关于数字金融平台系统性风险的评估与监管建议》。它不是普通的行业分析报告,而是一份由小米生态链大数据支撑、联合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建模团队完成的深度推演??用真实交易数据还原了某头部金融科技平台过去五年的真实杠杆结构、资金流向与风险传导路径。
    “八千三百二十七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低声念出这个数字,声音干涩,“通过一百零六倍杠杆撬动的信贷规模……而资本金,仅七十八亿。”
    他抬起头,眼神如刀:“这已经不是创新,这是金融核弹。”
    没人回应。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引爆,波及的不只是资本市场,更是千万普通家庭的消费信贷、小微企业的融资命脉,甚至是地方财政的隐性担保链条。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早已渗透进社会肌理,形成了“大到不能倒”的畸形生态。
    “他们把ABS(资产支持证券)玩成了俄罗斯套娃。”另一位来自央行的研究员苦笑,“底层资产是花呗借呗的还款流,第一层包装成‘消费金融债权’,第二层打包成‘科技公司应收账款’,第三层再嵌套进私募基金产品,最后卖给银行理财子公司。每一层都合规,合起来却是系统性欺诈。”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坐在主位的那位始终未发一语的老人缓缓开口:“陈默……今年多大?”
    “三十二。”有人答。
    老人点点头:“雷军三十五岁那年,还在武汉大学图书馆抄电子电路图。大马哥四十一岁才真正掌控腾讯命运。而他,现在就敢递这样的东西上来?”
    “他没署名。”秘书低声补充,“文件是以‘民间研究者’名义匿名提交的,但所有数据来源和逻辑链条都能追溯到小米内部系统。而且……他在达沃斯的发言稿,和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完全一致。”
    老人闭上眼,良久,轻声道:“他知道后果吗?”
    “知道。”另一个声音响起,“但他选择了说。”
    与此同时,杭州西溪园区,蚂蚁总部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老马站在顶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前,背影孤峭。窗外是整片城市的夜景,霓虹闪烁,宛如星河。可他的手却紧紧攥着手机,指节发白。
    刚刚收到的消息让他彻夜难眠??原定于下周上线的“蚂蚁集团科创板IPO战略配售”已被暂缓,证监会要求补充提交三项核心材料:近三年关联交易明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独立审计报告、以及**杠杆率真实计算方法说明**。
    更致命的是,银保监会已成立专项小组,进驻旗下两家消费金融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这不是正常监管流程。”CFO低声汇报,“他们是冲着模型来的,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在试图拆解我们的资产证券化结构。”
    老马猛地转身:“陈默……是他?”
    没人敢接话。
    他冷笑一声:“好一个‘合格’的压轴发言!表面温良恭俭让,背地里却递刀子给监管?他以为自己是谁?救世主?还是……判官?”
    “他背后有雷军。”技术负责人小心翼翼地说,“昨天凌晨,我们监测到小米金融突然调用大量算力,对我们的公开财报数据进行了逆向建模分析。他们的AI风控系统,在模拟极端市场条件下我们的流动性崩溃节点。”
    老马瞳孔骤缩。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小米不仅掌握了理论推演能力,还正在构建一套可以实时监控其风险暴露的预警系统。一旦这套系统公之于众,投资者信心将瞬间崩塌。
    “滴滴是怎么死的?”他喃喃自语,“不是因为顺风车事件,是因为资本市场不再相信它的盈利模型。今天我们也会一样……只要有人证明我们是庞氏循环。”
    他忽然抬头:“联系媒体,立刻发稿。就说我们正积极配合监管,业务一切正常。同时启动‘灯塔计划’,把过去三年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户的数据做成专题报道,主打‘普惠’牌。”
    “可……陈默那份报告……”
    “报告?”老马嘴角扬起一抹讥诮,“只要没正式公布,就只是谣言。而我,才是那个能定义真相的人。”
    然而,他低估了舆论发酵的速度。
    第二天清晨,财新网发布一篇题为《百倍杠杆下的“普惠”神话》的深度调查,虽未点名,但所有数据特征直指蚂蚁。文章引用了多位匿名金融专家的观点,并附上了部分可公开验证的ABS发行记录。
    紧接着,微博热搜出现话题#谁在用你的花呗做金融游戏#,阅读量两小时破十亿。无数网友晒出自己被自动开通的借呗额度、莫名增加的信用贷款推荐,质疑“这真的是普惠,还是精准收割?”
    更让老马心惊的是,连一向温和的知乎社区也掀起风暴。一位ID为“前蚂蚁风控工程师”的用户发文《我在蚂蚁工作的三年:我们如何把年轻人变成数据燃料》,详细描述了公司如何利用行为数据训练AI模型,动态调整授信额度,诱导用户跨层级消费。
    “我们管这叫‘需求唤醒’。”文中写道,“不是你在借钱,是我们让你觉得自己需要钱。”
    舆论彻底失控。
    就在当天下午,深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对“涉及高杠杆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拟上市企业”启动特别审查程序。蚂蚁IPO进程实质冻结。
    北京,中南海会议室。
    那份匿名报告已被重新装订成册,封面印上了四个字:**《陈默建议》**。
    “他提出了三个关键对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汇报道,“一是建立‘数字金融宏观审慎指标体系’,重点监控非银机构的广义杠杆率;二是推动‘穿透式监管’,要求所有ABS底层资产必须实时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三是设立‘科技企业社会成本评估机制’,任何创新项目上线前,需预估其对就业、收入分配、债务结构的影响。”
    老人听完,久久未语。
    最后只问了一句:“这个人,可靠吗?”
    “从履历看,极其稳定。”回答者翻开资料,“北航计算机系毕业,校招进入小米,八年时间从程序员做到集团副总裁,主导MIUI系统、小爱同学、小米支付三大核心产品。无不良记录,无海外身份,父母均为国企退休职工。个人资产透明,名下仅有两套房,一辆电动车。”
    老人微微颔首:“不像作秀。”
    “但他得罪的人太多了。”有人提醒,“不仅仅是蚂蚁,整个互联网金融生态都会因这份报告重塑格局。一旦实施,很多公司的估值模型将归零。”
    “那就归零。”老人淡淡道,“总不能让全国人民为几个富豪的野心买单。”
    会议结束时,一道指令悄然下达:**《建议》内容转交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研究,三个月内形成政策草案。**
    而此时的陈默,正坐在小米科技园地下三层的一间密闭会议室里。
    对面坐着雷军、林斌、卢伟冰三位核心高管。
    “你疯了吗?”卢伟冰几乎是吼出来的,“你知道你做了什么?你等于亲手摁下了引爆整个行业的引信!接下来三个月,所有互联网公司股价都会暴跌,广告收入腰斩,投资人疯狂撤资!我们小米金融也在其中!”
    陈默静静听着,没有辩解。
    雷军摆摆手,示意卢伟冰冷静。他看着陈默,眼神复杂:“你为什么不先跟我们商量?哪怕告诉我一声也好。”
    “如果我说了,你们会同意吗?”陈默反问。
    三人沉默。
    答案是否定的。即便理念相近,但在企业生存面前,大多数决策终将趋于保守。而这件事,容不得半分妥协。
    “我知道后果。”陈默声音平静,“我会辞职。”
    “胡闹!”雷军猛地拍桌,“你以为这是个人英雄主义?你以为你是孤独的清醒者?错了!你是代表了一种力量??一种属于中国科技企业的新可能:**不靠掠夺,也能成长;不靠垄断,也能赢。**”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小米LOGO。
    “十年前,我们说要让每个人享受科技的乐趣。今天,有些人却想让每个人承受科技的代价。你做的没错。而且,你不孤单。”
    话音落下,会议室灯光忽然暗了几分。
    片刻后,林斌低声道:“刚才接到消息,监管层已经开始起草《数字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部分内容与你的建议高度吻合。”
    陈默怔住。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场席卷整个行业的变革,已然启动。
    但他也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三天后,深圳某高档会所包厢。
    老马与几位昔日盟友秘密会面。
    桌上摆着一份打印出来的《陈默建议》全文。
    “你们看看,这就是所谓的‘理想主义者’?”他指着文件冷笑,“打着监管的旗号,实则铲除异己。今天是我,明天就是你们!京东白条、拼多多月卡、抖音放心借……哪个没有杠杆?哪个不怕穿透?”
    众人面色沉重。
    “我们必须反击。”一位电商巨头代表沉声道,“否则,整个‘互联网+金融’模式都将被扼杀。”
    “怎么反击?”有人问。
    “造势。”老马眼中闪过狠色,“发动舆论战。把他塑造成‘背叛互联网精神的叛徒’,说他勾结传统银行,打压新兴科技。我们要让公众相信,限制创新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害怕变革的既得利益者。”
    “还可以挖黑料。”另一人补充,“查他过去有没有违规操作,有没有收受竞争对手好处。只要有一条真,就能毁掉他。”
    老马点头:“同时,加快海外上市步伐。既然国内环境恶化,那就去美股、港股。只要拿到国际资本认可,国内也不得不重新评估。”
    计划敲定,众人散去。
    唯有角落里的一个身影lingered。
    那是蚂蚁集团前CTO,也是最早参与花呗系统设计的技术骨干。他盯着桌上那份文件,眼神挣扎。
    临走前,他默默拍下了一页内容。
    一周后的某个深夜,一封匿名邮件发送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网信箱,附件是一段加密视频。
    标题写着:**《我参与制造的怪物》**。
    视频中,这位前CTO含泪忏悔:“我们早就知道这套系统不可持续……但我们说服自己,只要增长不停,风险就不会爆发。直到看到陈默的报告,我才意识到,我们不是在做金融,是在搞一场全国性的债务实验……而实验品,是亿万普通人。”
    视频流出当晚,B站、微博、豆瓣同步疯传。
    #我们是不是都被骗了#再度登上热搜榜首。
    与此同时,陈默并未停下脚步。
    他在内部推动小米成立“可持续创新委员会”,明确提出三条红线:**不搞高杠杆金融衍生品、不采集用户生物特征用于风控、不做诱导式过度消费推荐**。
    他还牵头制定《科技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呼吁同行签署自律公约。
    有记者问他:“你不担心被孤立吗?”
    他答:“有时候,正确的路注定孤独。但只要有人跟着走,就不算独行。”
    冬去春来,政策落地。
    2021年初,《网络小额贷款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规定单家机构杠杆率不得超过五倍,且必须持牌经营。蚂蚁集团被迫重组,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接受全面并表监管。
    曾经不可一世的“独角兽”,终于戴上镣铐。
    而陈默,在这一年春天辞去所有职务,低调赴美访学。
    临行前,雷军送他到机场。
    “还会回来吗?”雷军问。
    陈默望着跑道尽头初升的朝阳,轻轻点头:“当然。这里是我的战场。”
    飞机腾空而起,穿过云层,阳光洒满舷窗。
    而在地面,一场由他点燃的火种,仍在持续燃烧。
    新的时代,正在破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模拟器:从杀穿清风寨开始无敌 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游戏融合现实,我能一剑开天 崩铁:卡池角色,给玩家发刀 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 从纪委科员问鼎权力巅峰 高武末世:从不修炼开始变强 诡目天尊 都市自在神医 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 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 权力巅峰 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快穿:炮灰的幸福生活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一代兵王从封于修穿越许三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