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29章 断章狗不得好死(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100.com,更新快,无弹窗!


    很快,卢象升便到了正阳门左近。
    京师之内,有灯市、内市、穷汉市、城隍庙市等诸多集市,但唯有这正阳门大市,是每日都开,风雨无阻。
    “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
    风雪过后的居庸关,晨光如金,洒在残破的城墙上。昨夜一战虽胜,却非全功。叛军主力溃散,然其党羽四散奔逃,隐入山林,犹如毒蛇断尾,尚存反噬之患。卢象升立于城楼,目送斥候三路而出:一路追剿残敌,一路查访民间受蛊百姓,一路直趋宣府兵备道,彻查军中是否有内应勾结。
    杨义捧着战报走近,神色凝重:“大人,此役斩首八百余级,俘敌三百,缴获伪诏一道、印信一枚,另有大量‘天命’黄符与伪造玉牒。但……周总兵方才来报,土木堡附近发现数十具尸体,皆为边民,颈上勒痕明显,似是被胁迫加入后不愿从逆,遭叛军处决灭口。”
    卢象升闭目良久,再睁眼时眸光如刃:“他们打着‘复明’旗号,行的是屠戮百姓之事。这哪是匡扶正统?分明是以血祭旗,以人命换声势!”他猛然转身,喝令传令官:“即刻发布安民告示??凡曾误入贼营者,只要放下兵器、归还所掠,一律免罪;若有主动揭发幕后主使或藏匿军械者,赏银五两。另,阵亡将士姓名务必详录,每人抚恤纹银二十两,由我亲笔修书致其家属,言明死节之忠。”
    话音未落,忽听城下喧哗。一名老卒跌跌撞撞冲上城头,跪地痛哭:“卢大人!小人是从怀来逃出来的,我村昨夜被贼兵洗劫,火光照天,妇孺皆不能免……可恨那监军太监王德化,早知敌情竟按兵不动!他说‘无兵部调令,不得擅启关门’,硬是闭门三日,等我们求救的人赶到,全村已成焦土!”
    卢象升脸色铁青,拳头狠狠砸向垛口,石屑纷飞。“又是这些阉宦!”他咬牙切齿,“边关将士浴血御敌,他们在后方饮酒高卧,坐视百姓惨死,还敢以‘规矩’二字推诿?朝廷养这些人,是防胡虏,还是防自己人?”
    杨义低声道:“大人,王德化乃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门生,若动他,恐牵连东厂……”
    “那就连根拔!”卢象升冷然道,“今日我不除此人,明日便有千百个村庄遭殃。传我将令:命周遇吉率一千精兵即刻赴怀来接管防务,拘押王德化,就地审问。若查实其贻误军机、纵敌入境之罪,不必请示,当场斩首示众!我要让天下知道,谁挡在我大明子民与刀锋之间,谁就得死!”
    杨义心头一震,欲言又止。他知道这一令下,必将掀起滔天波澜。一个监军太监,哪怕有罪,也须经三法司会审,岂能由边将擅自处决?可他也明白,卢象升早已看透??若等文牍往来、层层审批,等来的只会是更多尸骨。
    当日下午,周遇吉快马回报:王德化已被擒拿,搜出私通敌营密信一封,内容竟是答应为叛军提供关防印信,换取白银万两及江南田产十顷。信上有其亲笔画押,铁证如山。周遇吉依令将其斩于怀来城头,首级悬竿三日,以慰冤魂。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东厂提督曹化淳闻讯勃然大怒,连夜叩宫请见崇祯,伏地泣诉:“卢象升专横跋扈,滥杀朝廷命官,此例一开,日后边将皆可借‘军情紧急’之名,随意诛戮监军,陛下耳目尽失,岂不危矣?”
    崇祯沉默良久,手中摩挲着卢象升前日呈上的《边防七策》,目光落在其中一句:“监军之设,本为监督,今反成掣肘,不如裁撤。”他缓缓抬头,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王德化通敌卖国,证据确凿。卢卿斩之,合乎军法,亦顺乎民心。尔等若觉委屈,不妨去问问怀来那三百具烧焦的尸骨,他们可曾见过半分‘朝廷体面’?”
    曹化淳语塞,只得叩首退下。然而他离去之时,袖中悄然滑落一枚铜牌,落入殿角阴影之中。那铜牌背面刻着一个极小的“温”字。
    与此同时,江南苏州府。一座临水园林深处,丝竹声歇,灯火幽微。六名身着儒衫的士人围坐亭中,案上摆着一份抄录的邸报,标题赫然是《卢象升擅杀监军,边镇将乱》。
    一人冷笑:“好一个‘忠臣’!昨日杀勋贵,今日斩太监,明日怕是要逼宫了。此人若掌九边兵权,我江南士绅之家,还有活路吗?”
    另一人轻摇折扇:“诸公莫急。卢象升越是刚烈,死得就越快。我已联络十三省同门,共拟《公车上书》,列举其‘十大罪状’:专权、残暴、蔑视祖制、结党营私、动摇国本……只要奏章齐发,不怕天子不动摇。”
    “可皇上如今对他信任有加啊。”
    “那就让他不再值得信任。”第三人阴恻道,“我已经派人潜入京师,寻访当年昌平侯府旧仆,许以重金,让他们作证说卢象升抄家时私吞珍宝;另有一批人正在伪造他与蒙古部落往来的书信……只需一纸‘通敌’证据,便可叫他身败名裂!”
    众人相视而笑,举杯共饮。酒液映着烛光,宛如鲜血。
    数日后,京城骤变。
    先是通政司接连收到十余道弹劾奏章,皆指卢象升“恃功骄纵,擅权妄为”,更有翰林院编修上疏称其“形同藩镇,渐有不臣之心”。紧接着,户部侍郎突然翻案,声称去年宣府军饷短缺系因地方贪污,并非中央克扣,反指责卢象升“借此煽动军心,图谋割据”。
    流言如瘟疫般蔓延。市井间开始流传“卢公欲自立为王”的谣言,甚至有孩童唱起俚曲:“紫微星暗,黑煞临边,卢郎提剑,要坐金銮。”
    崇祯起初不信,仍将奏章留中不发。可随着压力日增,连内阁次辅钱龙锡也开始劝谏:“卢尚书功高震主,虽无异志,然众口铄金,恐伤君臣之道。不如暂召其回京述职,以安群臣之心。”
    恰在此时,刑部传来消息:黄?在狱中自尽,留下血书控诉“卢象升逼供致死,欲掩其通敌真相”。更诡异的是,狱卒称当晚无人进出,门窗紧闭,唯见墙上用血写着四个大字:“清君侧!”
    崇祯震怒,召集群臣质询。大理寺卿力辩此案疑点重重,黄?素来刚烈,绝非轻生之人;且其尸身颈部有勒痕,显系他杀。然反对之声汹涌而至,有人竟当庭哭谏:“卢象升在外握重兵,内有天子宠信,若不早制,恐成曹操、朱温之祸!”
    朝堂之上,攻讦如潮。卢象升尚未归来,他的名字已被钉上耻辱柱。
    远在居庸关,卢象升正亲自督工修筑河堤。永定河故道旁,数千民夫挥汗如雨,搬运石料。他脱去官袍,挽起袖子与百姓一同扛木运土。一名老农颤声问道:“大人,您贵为尚书,何必亲力亲为?”
    卢象升擦了把汗,笑道:“你们种地养活天下,我守土护你们平安,各尽其责罢了。若只知坐享俸禄,那和那些躲在深宅大院里骂我的人有何区别?”
    话音刚落,驿骑飞驰而至,递上一叠文书。卢象升逐一翻阅,面色渐沉。待看完最后一份《邸报摘要》,他缓缓合上册页,望向南方,眼神复杂。
    “大人,怎么了?”杨义小心翼翼问。
    “朝廷让我回京‘述职’。”卢象升淡淡道,“说是商议整顿九边军制。”
    杨义急道:“这是调虎离山!他们想夺您的兵权!”
    卢象升摇头:“我不走,军心必乱。我若走,便是承认心虚。况且……”他顿了顿,“有些账,也该当面算清楚了。”
    三日后,卢象升留下周遇吉镇守居庸,亲率三百亲兵返京。沿途所见,令人心寒。昔日夹道欢迎的百姓如今低头避让,孩童不再欢呼,老人默然回避。酒肆茶楼中,谈论的不再是“卢公破敌”,而是“权臣弄兵”。
    进入京城那日,天空阴沉。西华门外,竟无一人迎接。往常百官出迎的场面荡然无存,唯有几个乞丐蜷缩在墙角,望着这支风尘仆仆的队伍,低声嘀咕:“这就是那个要造反的卢大人?看着也不像啊……”
    卢象升不予理会,径直入宫求见。
    乾清宫内,崇祯独自等候。多日不见,帝王憔悴更甚,眼下乌青,手中仍握着那份《黄?血书》。
    “臣卢象升,叩见陛下。”他跪地行礼,甲胄铿锵。
    崇祯久久不语,终是叹道:“爱卿,你可知现在满朝都说你要谋反?”
    “臣知之。”卢象升抬头,目光澄澈,“若谋反能换来国泰民安,臣愿反。可惜,真正的反贼不在边关,而在庙堂之内。”
    “放肆!”崇祯拍案,“你这是在指责朕昏聩不明?”
    “臣不敢。”卢象升平静道,“臣只问陛下三事:第一,昌平侯贪墨百万,是否属实?第二,宣府军饷十不存三,是否属实?第三,王德化通敌卖国,是否有据?若此三事皆真,则臣所为,皆出于公心;若陛下以为臣错,臣甘愿伏诛。”
    崇祯怔住。
    卢象升继续道:“至于黄?之死,臣请陛下彻查狱中守卫、验其尸身。若发现他杀,请严惩真凶;若确系自尽,臣愿承担逼供之责,引咎辞官。但有一条??”他声音陡然提高,“请陛下勿以谣言废忠良!否则,今日罢我,明日杀我,将来还有谁敢为陛下赴汤蹈火?”
    殿内寂静如死。王承恩低头垂泪,崇祯双手颤抖,眼中挣扎万分。
    良久,皇帝长叹一声:“传旨:彻查黄?死因,涉案者无论何人,一律严办。卢象升忠诚可嘉,仍掌兵部,节制九边。其余争议,待查明后再议。”
    圣旨传出,朝野哗然。支持者称颂天子英明,反对者则更加疯狂。短短五日,又有二十七道奏章递上,甚至有御史联名请求“削其尚方剑,禁其入宫门”。
    风暴愈演愈烈。
    而卢象升并未争辩。他回到兵部衙门,闭门三日,起草《天下屯田赋税改革总议》,提出“清丈田亩、按亩征税、豁免灾荒、设立义仓”四大纲领,并附详细实施方案与历年数据对比。完成后,他亲自誊抄七份,分别送往内阁、户部、都察院、翰林院、通政司、太仆寺及崇祯御前。
    他在奏疏末尾写道:“臣非不知树敌众多,然每念及怀来焦土、良乡饥民、宣府冻卒,便觉脊背生寒。若因畏惧而止步,是负苍生;若因私怨而退缩,是负初心。宁教天下人负我,我不负江山社稷。”
    奏疏送达当日,紫禁城密室中,那名青衫老太监再次点燃油灯。他展开一张新写的密信,笔迹娟秀却阴冷:
    “卢象升不退反进,新政将行,士林震动。速启‘影阁’,动用‘白莲遗脉’,散布‘妖星现,卢公代帝兴’之谶。另,已在兵部档案房埋下‘与建州往来的密信副本’,静待时机。”
    他吹干墨迹,轻轻折好,放入特制蜡丸之中。
    窗外,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
    卢象升站在兵部门前,仰望乌云密布的天空。雨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仿佛泪水。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不是刀剑之争,而是信念与腐朽的较量;不是一时胜负,而是千年道统的存续。
    “杨义。”他轻声道。
    “在。”
    “明日召集各省巡按御史进京,我要亲自讲授新政细则。告诉他们??”他嘴角微扬,带着一丝悲壮的笑意,“想打倒我,可以。但先听完我说的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武道长生,我的修行有经验 为古早狗血网球同人文奋斗! 武道登神 我截教首徒,靠师弟师妹无敌 邪龙出狱:我送未婚妻全家升天! 快穿之还愿系统,继续出发 鹰视狼顾 模拟器:从杀穿清风寨开始无敌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 魔道祖师-曦澄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欲与罚 游戏融合现实,我能一剑开天 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崩铁:卡池角色,给玩家发刀 别墅通两界,摆摊的我赚了亿点点 洪荒冥河之血神分身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