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100.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4章·第124章
要说嘉田大队有什么其他大队没有的东西,而且还是比较稀罕的,那除了山上建的水库还真想不到其他。
当年嘉田大队为了建这个水库,可是又费民又费力。
哪怕有公社的支持,大队的社员们也是齐心协力干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活才将上面的水库修好。
那是真的累,但也确实值得。
水库一建立好,就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
他们山下的民生也改善了供水的困难。
更别说其他方面的好处。
夏天多了一处下水解凉的地方,要是运气好还能偷偷在里面捞点鱼。
江东阳之所以会立马想起水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要知道他和妹子最初“发财”的点就是水库里的鱼。
用一张大网去抄,几人合力都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能弄上来不少,来钱速度快得让他胆战心惊。
不单单是他,就连堂伯一家也是又激动又害怕。
悄悄捞了一段时间,几人手里都攒了些钱,几人商量了一下在入秋的时候就彻底放弃了这档活,不是不能接着来钱,而是他们觉得慌。
就怕一个不好把一大家子都连累了。
江东阳觉得他和堂伯一家这一点就挺好的,贪是人的通病,但却能分忍得住还是忍不住。
很显然他们都抵挡住了,得了些好处就立马收手,也不至于天天胆战心惊连觉都睡不好。
“水库?”马大队长还是有些不明白,他不解的道:“水库除了灌溉之外还能做什么?”
“鱼啊。”江东阳抢先回答,“那里面可有不少鱼呢。”
虽然被他们捞了不少,但肯定没有捞得特别干净,只要里面还有鱼,过一段时间肯定能再多起来。
江小娥跟着点了点头,她说着自己了解的一些事,“我之前去南城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些地方公社和生产大队共同养殖,前者负责投苗、捕捞,后者投喂、养殖,所产生的收入归集体分配。”
像这种情况在国内并不少,其实说白了每个大队养猪的方式和养鱼差不多,同样都是公社和生产大队共同养殖,养大的猪在集体分配。
只不过养猪要比养鱼简单多了。
养鱼需要一个特定的场所,水库或者堰塘,这是必需的,不是像养猪抓回来建个猪农就能养起来的事。
而嘉田大队正好有这个优势。
山上建的水库不小,要是真的利用起来,造福的可不是几个社员,而是整个生产大队。
哪怕丰收季只能分上一些,对于寻常的家庭来说那也是好几餐的肉食。
但能年年分上一次,如果真的经营起来,那么大的水库带来的收益绝对不比一个养蜂基地来得少。
不过养鱼比养蜂更难。
这个年代,鱼苗不是想买就能买到,养鱼也是真将鱼苗放进水库就不管了,具体什么操作她并不是
几秒后(),???奲厐?“?彬?()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这活我就交给你来办,就听小娥说得试一试,要是能行就能改善咱们大队的生活条件,要是不行也省得我们一直惦记着。”
“我来办?”江堂伯一脸诧异,还带着些惊喜。
“对。”马大队长很坚定地道:“等年后抓来小猪,养猪的活就交给你了,一天多给你两个工分,捡螺蛳的事也交给你。”
江堂伯脸上的笑都快遮不住了,整个大队最轻松的活中就有养猪。
每天就是喂喂猪草打理下猪圈,平日里就没其他活了,虽然也有养死的风险,但只要不是因为养猪人的失误,大队也只能自认倒霉。
所以谁都惦记这个活,可也不是谁都能惦记上。
这些年养猪的活都是交给马大队长的侄媳妇,一干就干了好些年。
他按捺着狂喜假模假样说了一句,“这不好吧,养猪的活不是你侄媳妇……”
“我是大队长我说得算。”马大队长心里门清得很,小娥出得主意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其实要说血缘关系,就算表示他应该也是表示给老屋那边。
但谁让江老头江老太和江湛生这一房的关系差。
再来就江老太那样的性子,他还真不敢把大队最宝贝的“财产”交给她来照料。
东阳堂伯就不一样。
两家关系好,人也本分能干。
要真的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什么事,他们还能直接找小娥求助,说不准还能多帮着出出主意,“这事就按我说的办,每天按八个工分,我侄媳妇那边我会去说,这事你不用操心。”
要是小娥说得那些都能办成,他还怕不好安排侄媳妇的工种?
到时候还能多上好几个活,养鱼的活、看着水库的活,还要捞鱼、养殖螺蛳……
马大队长越想越兴奋。
虽然这些活不能像城里那样月月拿工分,但分的活越多代表他们大队的创收越高,年底每家每户都能多分上一些。
这么想着,他实在是坐不住了,“小娥东阳,那就麻烦你们帮我打听打听养鱼的事,我也去公社找人商量一下,那我就……”
“没事,你有事就先去忙。”江东阳连忙说着。
“那行。”马大队长确实也着急,一开始还想着水库除了能灌溉好像也没其他能做,但随着小娥说得那些话,他越想越觉得水库要是好好利用起来,说不准不比养蜂来得差。
这么一想,哪里还坐得住,他道:“这样,你们肯定还得在这待几天,等你们回去前我请你们到我家吃顿饭,你婶子烧得鸭子特别香。”
“成啊。”江东阳哪里不答应下来的,后悔没把儿子带上了,不然也能跟着混上一顿大餐。
马大队长跟着又说了几句,然后急急忙忙就离开了。
见人离开,江堂伯确定人走远后,这才将院门给关上,回到两兄妹身边小声道:“他们要是去水库的话,咱们之前的事不会被发现吧?”
“不会
()了脸上的笑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把螺壳碾碎的方法你能不能跟我细说说?”
“当然可以,螺壳和螺肉得分开用,螺壳得碾成粉末,必须是粉末状,不然有可能会划破猪的肠胃……”
江小娥也是将自己了解的一些说了出来,之所以会了解怎么养猪,还是因为上辈子她爸的一些经历。
在某些方面她和她爸还是有些相似的。
同样有一颗躁动的心,总想着闯一闯,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无视心中的闯劲。
她爸第一次创业,就是养猪,很显然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借着一些人脉走上了机械制造这条路。
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他说起以前的一些往事,怎么发家、怎么闯荡,说起来没完没了,一家三口凑在一块说说笑笑还是挺亲密的。
不过当她接了机械厂的实权并把弟弟晾在一旁后,她爸就不爱跟她说这些了。
对此她表示无所谓,比起被安排的人生她更享受掌控自己的人生,他不愿意说,她倒是乐意在家庭聚会上分享一些自己成功的案例。
“碾成粉末?”江堂伯想了想,他道:“这个倒是不难,老陈家里有个捣药的工具,我可以借来用用。”
江小娥便继续说着,“螺肉倒好处理,直接煮熟了捣碎拌到猪草里面,一定得熟透了再拌,不然猪容易生病。”
“好好好,我记着了!”江堂伯连连点头,确定没有其他步骤后便将这些又重复了一遍,打算等会儿子回来也跟他说一说,以防自己忘记了。
江小娥倒是想起了一件事,“堂伯,大队拉回来的猪骟过吗?”
“你说这个啊……”江堂伯皱了皱眉头,“这法子以前有人说过,但猪崽见了血就特别容易生病,前头隔壁大队的人就试过这个法子,骟了三头猪,两头连三天都没熬过去就死了,搞得我们大队也不敢动刀。”
他顿了顿,问道:“这法子很好吗?”
江小娥点了点头,“骟过的猪性格会变得温顺,还长得更快更肥。”
“这样啊。”江堂伯抿了抿唇,但凡换一个人跟他说起这个事,他一定毫不犹豫拒绝,毕竟大队的猪不属于他自己,真要死了他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但是提起这件事的是小娥,他们江家最有出息的孩子,这让他不得不慎重地考虑一下,“这样,等大队长回来我跟他说一说,既然你说行那咱们就争取骟了。”
“说可以,但还是别争取了。”江小娥乐意帮他们出主意,不过就是几句话的事,但她也不能保证最后能不能顺利地完成,对方不乐意但可不会再劝第二次。
她继续说着,“如果愿意尝试,就找个赤脚大夫来帮着止止血,要不愿意就算了。”
“成,我明白你的意思。”江堂伯哪里不明白,他连连保证着,也是这时候江城几个人扛着木材回来,几人便没有就着先前的话题继续聊着,而是开始忙活着木材处理好。
等处理得差不多了,江伟就道:“晚饭就去我
()那边吃,你嫂子知道你们来已经在家准备了。()”
“??????敧??卟??????涙??()?[()]『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江东阳两兄妹还没开口,江堂伯就不同意了。
江伟憨笑着,“我已经跟江城说好了,今天去我家,正好让他们看看我和江亮的新家。”
江堂伯瞪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江城连忙道,“我这不是想着明天去隔壁大队割点肉好好招待他们两兄妹嘛。”
“那感情好。”江东阳乐的不行,“回来一趟连着三家都想好好招待我,我回去得长个四五斤了。”
他们对去哪里吃饭都没意见,只要不去老屋就行。
几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将木材处理好,江东阳又去厨房添了些柴和其他燃料,确定火不会熄灭后就带着妹子去了江伟两兄弟家。
他们家确实比原先好了不少。
江小娥记得堂哥结婚的时候,这边几间破屋也就只收拾出一间作为新房,那时候任谁看着都会嘀咕两声,比茅草房还要来得破旧。
不过现在看着倒不破旧了,只是有些稀奇古怪。
修补的地方估计是自己捡来的石块,这里补一下那里补一下,看着一点都不搭。
但是进去后就会发现屋里被收拾得特别整齐,外面寒风阵阵,屋内却感觉不到一点。
看到这些,就会让人觉得他们是很认真地在过日子。
“东阳小娥,你们来啦!”蔡二曼从里屋走了出来,特别热情地欢迎着。
江小娥正想跟她打声招呼,视线却不由自主落在了她的腹部。
蔡二曼右手落在肚子上,微微笑了笑:“看出来了?已经四个月了。”
她挺瘦的,就显得肚子有些大,很难不注意到。
但现在的蔡二曼比起原先要来得更有精神了,最开始的她也瘦,比现在还要来得瘦,黄皮寡瘦看着就精疲力尽的样子,和现在一比,简直判若两人。
江东阳扬了扬眉头,跟着转身一拳头落在江伟的胳膊上,“这么大的喜事怎么没听你提起啊!”
江伟这会儿只顾得上傻笑。
他这个年纪搁在大队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本以为这辈子都得打光棍,没承想有人愿意跟着他一起过日子不说,他马上还能当父亲了!
这搁在半年前连想都不敢想,而现在他拥有了最想的一切,干再苦再累的活都浑身带劲。樾彁
知道的那一天他恨不得告诉整个大队的人,不过媳妇拦住了他,只告诉了大队里最亲近的几人。
江亮在旁边说着,“知道你过年前肯定会回来一趟,我哥和大嫂就打算等你回来了再说。”
倒不是故意瞒着,而是知道他们真要去城里告诉小叔这个消息,过几天东阳肯定会大包小包拎着东西过来。
他们一家欠小叔的太多太多了。
以前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他们就算觉得理亏也只能收下小叔的资助,但现在总算能靠他们自己扛起这个家,就不太想让小叔把钱花在他们身上,毕竟小叔一家那么多口人也得过日子。
第125章·第125章xhwx6\.c\om(xh/wx/6.看)